適用范圍 | 試劑 |
---|---|
使用方法 | 根據血液樣本,分以下兩種情況:
情況 A:血液樣本量 0.5-2.0ml 時,實驗方法如下: 1. 取一支 10ml 無菌硅化離心管,加入 4ml 分離液,再緩慢加入 0.5-2.0ml 血液樣本。血 液樣本小心加于分離液液界面之上。(分離液不得少于 3ml,血液樣本不得少于 0.5ml); 2. 以 450g ,離心 30min。(注:如改變血液樣本及分離液用量,需相應調整離心力及離 心時間。); 3. 離心后,離心管中由上至下分為四層。第一層為血漿層。第二層為環狀乳白色(大/小鼠) 淋巴細胞層。第三層為透明分離液層。第四層為紅細胞層。 4. 小心吸取血漿層轉移到新離心管中標記為 A。小心吸取離心管中的環狀乳白色(大/小鼠) 淋巴細胞層轉移到新離心管中標記為 B。 5. 向含有(大/小鼠)淋巴細胞的離心管 B 中,加入 10ml 清洗液,混勻細胞。 6. 250g,離心 10min,棄去上清。 7. 用吸管吸取 5ml 清洗液重懸所得細胞。 8. 250g,離心 10min,棄去上清。 9. 重復清洗兩次,棄去上清,用 0.5ml 清洗液或根據下一步實驗需求加入相對應液體,重 懸所得細胞。 情況 B:血液樣本量 2.0-4.0ml 時,實驗方法如下: 1. 取 15ml 的無菌離心管,小心加入 5ml 分離液,加入血液樣本量 2.0-4.0ml。血液樣本 小心加于分離液界面之上。(總液體量不得超過 2/3) 2. 以 500g,離心 30min。(注:根據血液樣本量確定離心條件,血液量越多,離心力越 大,離心時間越長,具體離心條件需客戶自行摸索,以達到最佳分離效果。) 3. 離心后,離心管中由上至下分為四層。第一層為血漿層。第二層為環狀乳白色(大/小鼠) 淋巴細胞層。第三層為透明分離液層。第四層為紅細胞層。 4. 小心吸取血漿層轉移到新離心管中標記為 A。小心吸取離心管中的環狀乳白色(大/小鼠) 淋巴細胞層轉移到新離心管中標記為 B 。 5. 向含有(大/小鼠)淋巴細胞的離心管 B 中,加入 10ml 清洗液,混勻細胞。 6. 250g,離心 10min,棄去上清。 7. 用吸管吸取 5ml 清洗液重懸所得細胞。 8. 250g,離心 10min,棄去上清。 9. 重復清洗兩次,棄去上清,用 0.5ml 清洗液或根據下一步實驗需求加入相對應液體,重 懸所得細胞。 分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及處理方案: 淋巴細胞層混雜紅細胞: 1. 吸取有紅細胞混雜的淋巴細胞層。 2. 取 15 毫升離心管加入紅細胞混雜的淋巴細胞,根據紅細胞殘余數量酌情加入 5-8 倍紅 細胞裂解液,少時多次裂解后獲得淋巴細胞。 |
注意事項 | 1. 本產品使用前,請先顛倒混勻,并在無菌環境下打開使用。
2. 試劑包裝如有破損或滴漏,嚴禁使用。 3. 分離時最好不要使用高聚合材質(如聚苯乙烯)的塑料制品,應使用無靜電、低靜電離心 管及未經堿處理過后的玻璃制品,避免細胞掛壁,影響分離效果。 4. 本產品嚴禁冷藏。低溫容易出現白色結晶,影響分離效果。 5. 為達到實驗的最佳效果,推薦在取血 2h 內分離,如達不到 2 小時內分血條件,請務必 4 小時內進行分血步驟,超過 4 小時很難順利進行分離。 6. 吸取過多的淋巴細胞層及分離液層會導致分離液交界處的粒細胞被吸出從而使混雜的粒 細胞數量增加。 7. 吸取過多的淋巴細胞層上層溶液會導致血漿蛋白及血小板混雜。 8. 不當的稀釋方法會降低細胞得率及活性。稀釋液要求:不含鈣鎂離子的緩沖液或培養基。 血液樣本經過稀釋則分離過程中需適當降低離心力和離心時間。 9. 使用水平轉子離心機,離心機使用時調整為慢升慢降,建議升速的時間、降速時間均控 制在 3 分鐘左右。 10. 禁止使用超出規定有效期的產品。 |
聲明 | 僅用于科研使用,不能用于臨床診斷和治療。 |
保存條件 | 室溫避光儲存,有效期24個月。 |